楚君沉默了片刻,眉头微微皱起。齐博说得没错,修路工程虽然进展顺利,但资金短缺的问题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他说:“资金问题确实是个难题。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于书记、尕依提乡长已经去县上开会去了,这次的会议主题就是大办交通,希望形势能有所转机。”
齐博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财政拨款?你忘了,上次蔬菜大棚的15万财政拨款,要了整整两个月才到账,还花了两千元礼钱。”
楚君的态度很坚定:“等两位领导开完会回来,我会和尕依提乡长专门找托乎提县长。如果要不到县里的财政拨款,我就去州上。”
楚君继续说:“修路是乡里的大事,关系到山口村乃至整个乡的未来发展。这次我会提前做好准备,把工程的详细规划、预算和预期效益都整理清楚,让县上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诚意。好了,不说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大家都很辛苦,等几天,我再来时,我给你们带上两只羊、两箱酒、一箱挂面和新鲜蔬菜,慰问打炮眼的工人。到时候,把一线工人都召集过来,我们改善一下伙食。”
齐博一听,大笑:“那可太好了!工人们有了这顿酒肉,以后干活肯定更有干劲。”
楚君又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和工人们一一打招呼。他看到工人们黝黑的脸庞洋溢着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欣慰。
楚君和齐博看着施工图纸,讨论着施工要点。这时,吐尼亚孜走了进来,神秘兮兮地对楚君说:“我儿子今天在山里打了两只山鸡,我又买了一副牛骨架,晚上到我帐篷里喝酒去。”
齐博很奇怪,问道:“请客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干嘛偷偷摸摸的?”
吐尼亚孜有些为难地说:“肉太少了,人一多,喝酒就没有下酒菜了。”
楚君笑了:“没必要,齐博,你去蔬菜大棚买上一箱子蔬菜,五公斤羊肉。肉虽然不多,菜要管够嘛,顺便再买几瓶酒。”
楚君拿出两百元给了齐博。
在施工现场的简易帐篷里,吐尼亚孜的家人正忙碌着准备饭菜。切菜声、炒菜声此起彼伏,锅铲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饭菜的香味从帐篷外飘进来,和着山间的微风,为这个偏远的施工现场增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