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依提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楚乡长提出的方案,大家也都清楚了。这条路是全乡的大事,关乎我们未来的发展。于书记的建议是从全乡的角度出发,确实更合理。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副乡长杨益民说:“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交通条件,这条路修好了,对企业也是有好处的。企业办要派人多跟企业沟通,把我们的难处和这条路的意义讲清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乡企办主任任金波担忧地说:“亚尔乡的乡镇企业盈利的没有几家,这样分摊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毕竟,现在大环境都不太好,企业也有自己的难处。”
尕依提乡长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下发文件要求企业赞助,还是要先组织一场全乡企业座谈会,把我们的想法和计划跟他们讲清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企业确实有困难,我们也可以适当调整赞助金额。”
经过一番讨论,乡政府最终决定按照于江涛的方案执行,并决定在本周内召开全乡企业座谈会,向企业代表详细说明道路施工的意义和资金缺口问题,争取他们的支持。
散会后,在走廊,杨益民把楚君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县财政局我已经去了两趟,路局长已经答应付清那12万元余款。”
楚君一听,脸露欣喜之色,连忙问道:“那太好了!那他什么时候拨付?”
杨益民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楚君见状,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便再三催促道:“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快嘛。”
杨益民犹豫了片刻,才压低声音说道:“同意拨付是一回事,真正拿到拨款单又是另一回事。我跟路局长打交道几十年了,太清楚他的秉性了。要是不‘意思意思’,他是绝不会痛快签字的。”
楚君皱起眉头,追问道:“你的意思是……”
杨益民叹了口气,声音更低了:“路局长这个人,向来比较讲究‘礼尚往来’。上次我去催款,带了两条‘云烟’,花了两百块钱,这才勉强让他答应了。我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