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孙教授补充道:“在内容策划上,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四合院从起源到现代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历史时期四合院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同时,展示四合院在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贡献。”
博物馆设计人员小刘说:“在界面设计上,要简洁美观,易于操作。设置不同的参观路线和互动环节,比如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参观四合院的不同区域,点击相关元素获取详细信息,还可以设置一些趣味小游戏,增加用户的参与度。”
易鑫说道:“数字博物馆要注重用户体验,确保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流畅运行。而且要与文化节的宣传相结合,在文化节现场设置数字博物馆的体验区,吸引更多游客关注。”
在增加国际文化交流对比元素方面,易鑫和谭侨联系了国内外的文化机构和专家学者,商讨合作事宜。
易鑫对国外一家文化机构的负责人说:“我们希望能在四合院文化节中增加国际文化交流对比的元素,展示不同国家类似的传统居住文化,举办文化交流论坛。贵机构在传统居住文化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们非常希望能与你们合作,共同推动这一项目。”
国外文化机构负责人表示感兴趣:“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合作项目,我们可以提供关于本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选派专家参加文化交流论坛。但在合作过程中,要确保文化展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谭侨回应道:“您放心,我们会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对展示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在文化交流论坛的组织上,我们会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交流环境,让国内外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探讨,共同促进传统居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在推进这些计划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社区推广团队在与部分社区沟通时,遇到了场地和时间协调的困难。一些社区场地有限,无法容纳较多居民参加活动,而且社区居民的时间安排也各不相同,很难确定一个合适的活动时间。
小王无奈地说:“有些社区的活动中心太小,开展活动会很拥挤。而且居民们有的白天上班,有的晚上有其他安排,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