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摆摆手,跟她解释:“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儿,也不是钱儿的事儿。是户口和学籍的事儿。”
俩人走到路口,看了看车,过了十字路口。
大姑想着那家的烤饼不错,打算过去买一点。
“我都打听了,要是想在县里头上学,那就得是在县里头的人。
这事儿要么有房子,要么有户口。”
于玲这一说大姑就知道了,上学可不得是在户口地上吗?
家里的孩子以前都在村里上学,也没考虑户口这个事儿,十里八乡的就那么一两个学校,有啥好计较的。
不得不说这会儿孩子上个学是真麻烦,那以前哪有这么麻烦的事儿?
旁的不说,就她自己家里头,俩孩子上学那会儿,谁能寻思说挑拣挑拣学校。看看学校老师咋样儿的?
还想挑一挑,全镇就那么一两个学校,恨不得十多个村儿就那么一个学校,大家的孩子都送这边儿来。
谁还管知道学校老师好不好?那会儿的老师,都是各村里头的人,你就是知道好不好?
你还能去挑选吗?
到底是现在日子好过了,现在小年轻也有想法了,上个学要去挑老师,那以前的孩子上学,家长才不管呢!爱上上,不上拉到。
“咱的户口是在村儿里头。
这不是苗苗上育红班儿吗?我都去打听了。苗苗现在去的这个叫私立的育红班儿,这样的育红班儿,他也不管你是不是什么样的户口,你只要拿钱他就收人。
但是等着上小学可不行,咱这儿也没有私立的学校呀,那等上小学的时候肯定得看户口。
我正琢磨着,你说是不是在万福居那块儿买个房子呢?
不管后边儿能不能用上,咱这个房子先备着。”
大姑想了想,县城里头买个房子也不是不行,“这事儿石头咋说的?”
于玲叹了口气:“我跟石头还没有商量好呢,他心里头也是二二思思的,也没决定说要不要买。
关键是买了这个房子咱也不能去住,花不少钱,就只能放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