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暮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的,考古是选修课,他勉强上过,靠着小手段,顺利拿到过学分。
学的不怎么精通,但大致上的一些东西还是知道的。
唐代官造银器存世稀少,尤其带明确纪年款者堪称孤品。
这玩意很值钱,但也不值钱。
属于有价无市。
因为此类器物易被判定为“重要文物”,流入黑市风险极高,且港督正盯着渔民村的“暴富证据”,此时出手可能引火上身。
不过呢,这玩意送礼的话,价值还是蛮高的。
例如可赠予京城政商要员,既能彰显底蕴,又暗合“海上丝绸之路”的改革开放叙事。
不过需去痕处理——用弱酸轻轻擦去铭文,伪作“宋元民间器物”。
不然唐代的,太吓人了。
当然,这个陈暮也考虑自己暂时秘密封存于未来自己的藏宝室,自己把玩鉴赏。
待时局稳定后捐献给国家,可换取名誉与政策支持(如申请“水下文物保护基地”资质,为渔村旅游加码)。
第二件是青花海水云龙纹梅瓶(明永乐)。
陈暮再次吸口凉气。
这一件比一件不得了啊。
这瓶身修长,肩部绘缠枝牡丹,腹部主纹为赶珠云龙,龙身矫健如飞,爪握火焰珠,周围浪涛翻涌,青花发色浓艳,蓝中泛紫,典型的“苏麻离青”特征。
瓶底无款,却与故宫藏永乐梅瓶形制丝毫不差。
这玩意可以售卖,陈暮记得后世有拍卖过,价值一个多亿。
而这一个,比后世拍卖的,还有珍贵,还要完整。
但完整器过于扎眼,一旦流入市场必引文博界震动,等同于自曝打捞沉船的秘密。
不过嘛,送人这个就不错了。
可作为“镇宅之宝”赠予一些权贵之人,来换取其在资本市场为渔民村项目站台。
当然,就这样送,那也扎手。不过如果搭配“破碎修复”剧本(如宣称是祖辈传下的残件,经匠人修复)。
这样送礼,那就没问题了。
当然,也可以将其收藏起来,自己鉴赏。
或者,未来开一个渔民村博物馆,可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