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这是好事。&34;苏锦绣沉思道,&34;改革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参与。不过,我们也要警惕,保守派虽然元气大伤,但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放弃。&34;
赵明远点头:&34;娘娘远见。臣已安排人手严密监视保守派动向,确保李大人考察安全。&34;
苏锦绣满意地点头:&34;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全力配合李大人考察,展示真实成效;二是加快医学院扩建,趁此良机推进医改。&34;
送走赵明远,苏锦绣思索片刻,命巧儿去请户部尚书李长林的夫人。
傍晚时分,李夫人来访。苏锦绣亲自设宴招待,席间谈及李大人考察之事。
&34;李大人此行不易,饮食起居定要格外注意。&34;苏锦绣关切道,&34;我已准备了一些防病良药,请夫人带去,以备不时之需。&34;
李夫人感动不已:&34;娘娘如此关心大人安危,妾身代他谢过。老爷出发前曾说,此次考察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农业改革成败,更关系国家未来走向。他定会秉公办事,不负圣命。&34;
苏锦绣点头:&34;李大人为人正直,朝野皆知。我相信他的考察结果,必将成为改革的有力支持。&34;
送走李夫人,苏锦绣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情格外平静。
这几日的风波,虽然惊险万分,却也彻底打击了反对派的嚣张气焰。丽妃、苏清柔伏诛,盐帮覆灭,东宫余党再遭重创,保守派元气大伤,中立派纷纷倒戈,农医改革的道路终于豁然开朗。
&34;这只是开始。&34;苏锦绣轻声自语,&34;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34;
她知道,随着李长林考察结果的陆续传回,农医改革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她,也将面临更大的责任与挑战。
但此刻,她的心中只有坚定。为了那些饱受饥荒之苦的百姓,为了大衍王朝的未来,她必须坚持走下去,直至农医改革彻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