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一时沸腾,保守派大臣群情激奋,纷纷指责农业改革危害祖制。
苏锦绣站在一旁,神色从容,待议论稍歇,才缓步上前。
&34;陛下,诸位大人,&34;她声音清晰有力,&34;臣妾听了诸位大人的指责,不禁感慨。农业改革推行至今,已惠及数十万百姓,解决了旱灾之苦,增加了粮食产量,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难道不值一提吗?&34;
她从容不迫地反驳了二十三条罪状,特别是关于勾结商贾的指控:&34;至于杨大人所言&39;新品种&39;需要出钱购买,实属误解。农业改革初期,为鼓励农户尝试新品种,我们确实收取少量费用,但这些钱全部用于培育更多种子和研发更好品种,并非谋取私利。如今,随着改良品种的推广,已开始向贫困农户免费发放。&34;
&34;废话!&34;孔明远厉声反驳,&34;无论如何粉饰,农业改革违背祖制是不争的事实!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是千百年来的铁律!&34;
正当争论白热化之际,户部尚书李长林出列道:&34;陛下,朝野争议如此之大,正说明此事关系重大。臣接受陛下圣旨,将亲往各地考察农业改革实况。臣以为,在结果未出之前,不宜轻下结论。&34;
萧承煜适时道:&34;李爱卿所言极是。既然李爱卿已奉旨考察,朕意,待其归来复命后,再做定论。&34;
保守派见势不妙,孔明远急忙道:&34;陛下,农业改革涉及祖制根本,岂能等闲视之?若李大人考察期间,苏氏继续推行改革,恐怕后果难料!&34;
萧承煜目光一冷:&34;孔爱卿此言差矣。农业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岂能朝令夕改?朕意已决,改革暂且继续,待李爱卿考察归来,再行裁决。&34;
皇帝一锤定音,保守派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朝议暂告一段落,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
退朝后,苏锦绣被萧承煜单独留下。
&34;你这次应对得当。&34;萧承煜难得露出一丝笑意,&34;先发制人,请李长林考察,确实高明。&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