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点点头:&34;辛苦了。继续加大药物生产和储备,真正的高温期还在后面。&34;
正说着,赵院正也急匆匆地赶来:&34;娘娘,南方又有新消息传来!江西赣州已经开始大面积采用我们教授的深沟窄垄技术和水塘蓄水法。当地的县令也很开明,不仅没有阻拦,还派衙役协助挖掘水塘呢!&34;
苏锦绣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34;这是好事。底层官员往往更贴近民生,知道什么对百姓是真正有利的。&34;
巧儿走上前来,小声道:&34;娘娘,奴婢听说,京城坊间已经开始传我们农院的神奇事迹了。说南方种下的抗旱稻不仅能抵抗干旱,还能增产丰收,都说这是神仙稻呢!&34;
苏锦绣微微一笑:&34;随他们怎么说吧。只要能帮助百姓度过旱灾,称呼不重要。&34;
&34;不过,&34;巧儿忧心忡忡地说,&34;也有人开始传娘娘是用异术变出的种子,说这违背天道,是大不敬。&34;
苏锦绣轻哼一声:&34;丽妃的手笔。&34;她并不担心这些谣言,&34;等季祭大典上,一切自会真相大白。&34;
随着季祭大典的临近,南方的旱情也如苏锦绣预测的那样,变得越发严重。很多地区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降雨,河流湖泊的水位明显下降,没有采取措施的农田已经出现大面积干枯现象。
相比之下,采用了农院技术的农田则依然郁郁葱葱,有的抗旱作物甚至已经开始收获,而周围的传统作物还在为存活而挣扎。这鲜明的对比让更多人开始相信苏锦绣的预测,也让保守派越发紧张。
在距离季祭大典还有两天时,礼部尚书亲自来到皇帝面前,请求取消苏锦绣与钦天监的对质。
&34;陛下,&34;礼部尚书面带忧色,&34;南方已经出现旱象,这正应了农院娘娘的预测。若在季祭大典上公开对质,钦天监若是预测错误,岂不是有损朝廷威信?&34;
萧承煜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34;爱卿的意思是,宁可让百姓遭受旱灾之苦,也要维护朝廷表面的威信?&34;
礼部尚书慌忙解释:&34;臣不敢如此妄言。只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