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9)页
迟。&34;
    太后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纷纷附和,形势愈发严峻。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直沉默的苏锦绣终于开口了:&34;陛下,臣妾有话要说。&34;
    萧承煜点头示意:&34;爱卿但说无妨。&34;
    苏锦绣缓步走到殿中央,向皇帝和太后行礼后,面向朝臣,声音清晰而坚定:&34;诸位大人对农院的关心,臣妾深表感谢。关于违背祖制一事,臣妾却有不同看法。&34;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道:&34;《周礼·地官》有云:&39;掌教民稼穑&39;,意为古代农官有责任教导百姓种植技术。农院所做的,正是恢复了这一古礼,怎能说是违背祖制?&34;
    接着,她又拿出另一卷竹简:&34;《泛胜之书》是我大衍流传千年的农书,其中明确记载:&39;种有良莠,地有肥瘠,耕有精粗,收有多少。&39;先贤早已告诫我们要选择良种,精耕细作。农院推广的改良种子和新农法,正是遵循先贤教诲,有何不可?&34;
    殿内官员面面相觑,没想到苏锦绣竟能如此引经据典,反将一军。
    苏锦绣接着说道:&34;至于女子入学一事,自古有&39;女子无才便是德&39;之说,但也有&39;女子当识字,勤俭持家&39;的古训。农院允许女子学习农技和医术,目的是让她们能够更好地持家助农,救死扶伤,这又有何不妥?&34;
    最后,她拿出一份厚厚的卷宗:&34;这是农院成立以来的成果报告,包括各地粮食增产数据、百姓增收情况以及饥荒减少的具体案例。仅去年一年,因粮食增产,我大衍便减少了三场可能发生的饥荒,救活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若因所谓的&39;祖制&39;而否定这些成果,臣妾不知是否真的合乎先祖&39;以民为本&39;的教诲?&34;
    苏锦绣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尊重传统,又不失新意,令保守派官员一时语塞。
    太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正欲开口,苏锦绣却抢先道:&34;关于热症药物一事,臣妾也有话要说。&34;
    她向殿门处微微颔首,王太医立刻带着几位病愈的患者走了进来。
    &34;这些都是服用
第(6/9)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文豪1983绝世狂医天武神帝高武:我有一座梦境屋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合欢宗:挨打就变强,师姐别停!家祖左宗棠穿越后,我被考古人员计入档案了!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