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安抚好众人后,便和郝向南回到印刷厂,着手准备下一轮资料印刷的事宜。
郝向南一脸兴奋地说:“姜宁姐,高考恢复了,咱们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盼头了!”
姜宁微笑着点头:“是啊,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可得加倍努力了。对了,你复习得怎么样了?”
郝向南拍着胸脯保证:“我感觉还不错,按照咱们之前制定的计划一步步来,应该没问题。就是不知道陆征那边复习得如何了。”
提到陆征,姜宁心里一动,“我回头问问他。现在时间紧迫,大家都得争分夺秒。”
接下来的日子,胜利大队的知青们和有意愿参加高考的村民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
姜宁除了日常在印刷厂的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分享学习方法和心得。
陆征只要有时间就会跑到胜利大队,和姜宁、郝向南等人一起复习。
几人围坐在桌前,互相提问、解答,气氛热烈而又融洽。
杨国忠也是体谅这些远离家庭的知青们,给他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复习。
然而,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随着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播开去,大家与家里和各个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交流一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
政策上面,这次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年龄二十岁左右,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未婚。
条件是:政治历史清楚,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在校的高中学生,成绩特别优良,可自己申请,由学校介绍,参加报考);身体健康。
另外,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高中毕业生)。
【以上信息是我百度搜索的哈】
这些条件传着传着,有的就越传越离谱。
村里已经跟村民们结婚安家的知青,不断地传出跟家里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