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沉默是金,还是刀尖上的舞蹈?
“人言可畏”是阮玲玉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句话。学生时代,我们对她的故事或许只有片面的了解:一个被舆论逼到绝境的女演员。她的沉默,被看作是软弱和无能,是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面对舆论,要学会坚强。
可当我们也开始面对社交媒体的审视,当我们开始在意朋友圈的每一个“赞”与“评论”时,才真正体会到阮玲玉的痛苦。现代的网络暴力,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言可畏”?一个普通人在网络上的微小失误,可能被放大成整个生活的毁灭。我们用小心翼翼的“沉默”保护自己,生怕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阮玲玉的悲剧,是她的沉默没能换来理解,而我们的悲剧,是我们连沉默的资格都快要失去。
祥子:梦想的破灭,是生活的必修课
读《骆驼祥子》时,我们总觉得祥子是个失败者:一个勤劳肯干的拉车夫,最终却沦为一个自暴自弃的酒鬼。他的故事被用来教育我们,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和毅力。但当我们真正被生活“毒打”后才明白,祥子的悲剧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身处的环境从未给过他真正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祥子”努力工作,却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每天挤地铁上班的普通人,那些凌晨两点还在餐馆送外卖的骑手,那些为了孩子的学费拼命加班的中年人,他们和祥子一样,怀揣着简单的梦想,却被生活一次次击垮。我们知道努力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也知道,努力并不总能带来回报。
李逵:忠诚与热血,挡不住现实的冷酷
在《水浒传》里,李逵是一个充满热血和忠诚的角色。他对宋江忠心耿耿,为兄弟两肋插刀,但最终却死于宋江的阴谋。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课本告诉我们是“反面教材”:做人不能太冲动,太直率。然而,当我们走入社会,才发现李逵的悲剧并不是因为他“太直”,而是因为他太真。
如今的社会,讲究圆滑,讲究利益交换。那些像李逵一样“有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