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上插的玉簪?”泉哥见到玉器说道。
唐青却纠正道:“在商朝的时候,这玉器叫做玉笄。
到了后期逐渐演变,才被叫做玉簪。”
【这是古代人扎头发的簪子!】
【这小孩身份不简单,扎头发居然都用的是玉簪子。】
【我还真是好奇,这小孩是什么身份?
他怎么会成为陪葬品?】
【已经过去两千多年,想找到原因简直太难,更何况还是一个小孩。】
【最主要还是古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唐青捡起发簪擦拭干净,“商朝是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
玉器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宗教、礼仪和身份象征的功能。
而玉簪作为发饰器件,主要用于来固定发髻。
但是发簪常见于贵族或者祭祀场合。”
“玉簪在那个时代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我们在以前出土的古代贵族古墓里,就常见玉簪作为陪葬品。”
“而且部分玉簪,还可能参与古代祭祀的活动相关。
比如以前出土的玉刻神兽纹饰,它就象征着沟通天地,用于祭祀是最合适的。”
“古籍《周礼》上记载,贵族用“笄”(也就是发簪)区分身份。
“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士大夫用骨。”
可见玉簪在当时代表的是绝对的地位。”
【按照古先生这么分析,这个小孩难道是杞国的天子?】
【不可能,一个杞国的天子,怎么可能被拿来陪葬。】
【如果真的是天子陪葬,这在古代都是大事,肯定会有相关史书记载。
可是我们没有见到任何的相关记载,说明小孩不是天子。】
唐青接话道:“网友们分析的很对。
此小孩不可能是天子。”
“天子拿来陪葬,即使是小国,那也是相当轰动的一件事情。
肯定会被很多文人记录下来。
可是没有任何记载,那说明就不是天子。”
“看小孩风华白骨的痕迹,此小孩应该在八九岁的样子。
也就是说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