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再将其实际把控的下罗镇那三万五千余民众纳入计算范畴,那么总人口数更是令人咋舌地飙升至足足十五万之巨!按理说,凭借如此雄浑磅礴、深不可测的强大实力底蕴,罗氏理应毫无悬念地自立为县城才对。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大罗镇所处地理位置颇为微妙尴尬——它与坐落在大罗江上游的大隅县城相距甚近,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区区四百五十余里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段路途乃是沿大罗江水路蜿蜒伸展,一旦大隅县的兵马选择顺流而下,借助江水湍急之势,几乎只需短短一天一夜的功夫便能风驰电掣般直抵大罗镇。
此外,大隅县对于这件事情的立场态度始终显得扑朔迷离、含糊不清,时而表现出默许支持之意,时而又似乎暗藏玄机、犹豫不决。
正因如此,行事谨慎的罗云,唯恐稍有不慎就沦为众矢之的,招致来自四面八方各路势力的联手围攻打压,于是不得不咬紧牙关强行忍耐克制住内心深处那份蠢蠢欲动想要让大罗镇正式立县的强烈冲动欲望。
原本心中想着稍稍拖延一些时日,以便能够更加扎实地巩固自身的实力根基。然而,未曾料到的是,这一拖延竟酿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麻烦。摆在面前的选择无非就是三条路:要么归顺大隅县,从此成为其附属;要么向项羽投降,委身于他人麾下;再不然就只能凭借自身力量自立门户。虽说大罗镇实力强盛,但要说一定能够在立县之战中稳操胜券,那也是毫无把握之事。毕竟未来充满了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数。
可是如今事情已然发展到如此地步,如果再不赶紧设立县衙来加强管理和统治,大罗镇恐怕将会越来越难以抵挡来自大罗江北岸不断增强的压力。
要晓得,从胡氏将他们所在之地升级为乡至今,仅仅过去了短短三个月的时光啊!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胡祠乡的渔船和货船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大罗江之上,而且其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更为过分的是,不少船只居然明目张胆地闯进了属于大罗镇管辖的水域范围内,进而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与当地渔民争夺鱼类资源的激烈冲突。像这样的情况若是放在以往,那简直就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罕事儿呢!
尽管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