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而医馆中也有些病人,仍旧不信。
    认为老李头是在夸大其词,纷纷出言质疑。
    直到另一个邻居出声附和,“我感觉老李头没有说谎,因为他刚刚那番话,前几天我乡下的奶奶也说过!”
    “不能吧?”一个质疑的邻居反驳道:“南方有那么多运河在,怎么可能发生旱灾?”
    “要知道自从这些运河修好,大虞可是近百年没有过大旱了!”
    “就算是偶有旱情,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
    “你爱信不信,骗你对我有什么好处?”替老李头说话的邻居闻言,顿时面露不悦之色。
    但他也懒得多说什么,只是从田阿大手中接过药材,默默转身离去。
    而在此人走后,医馆中关于大旱的讨论,依旧争执不休。
    他们也并非要吵出个是非黑白,就是单纯以此为乐,喜欢互相抬杠罢了。
    长安城。
    农耕司的奏折被连夜呈到了御书房,上面的内容与老李头说的话大差不差。
    都是预测今年将会有大旱,希望朝廷早做准备。
    “要钱,又是来要钱的!”
    “这群人把长安当什么了?朕哪有那么多银子给他们!”
    周朗读完这本奏折,气的将其猛然摔到地上。
    但是下一秒,他便消了气。
    又走过去将奏折捡起,轻轻擦拭着上面沾染的灰尘。
    无论怎么说,农耕司的官员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自己就算心中有火,也不能怪罪这些人。
    自从登基的这一年多以来,周朗惩治了朝中大量的贪官污吏,使得朝野上下一片清明。
    不过相对的,替补上来的诸多官员,手段都显得有些稚嫩,尚需时间磨砺。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办事可以,拿主意却是不行。
    而如此一来,周朗、公仪庚与贺炳这些人肩上的担子,也就免不得重了许多。
    好在新提拔上来的官员中,也有几个像是陈斌、朱良这样的干吏。
    让周朗欣慰了几分。
    “陛下,好消息!”
    “林宏林大人回来了!”
    就在这时,一名红衣太监突然来报,欢呼连连。
    周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抗战之关山重重下九流:我的江湖生涯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被冤死后,我化身诡王索命夫妻十年,我改嫁摄政王你才后悔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大叔绝嗣?我挺着孕肚上门辟谣我的系统是个科技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