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倒斗”,就是盗墓。
    是以前东北地区和北  京周边形容这一行的黑话。
    现在有些影视剧作里不分区域,统一将盗墓称作倒斗,这其实是不对的。
    挖古刨红薯、掏膛敲疙瘩、下湖翻肉粽、倒斗抢阴宅……每个地方,对盗墓都有各自的称呼。
    这些称呼源自不同环境、气候里,墓穴所形成的差异,并不是毫无根据随便取的。
    不过盗墓也没那么神秘。
    只是有些东西,的确和大家在荧幕上看到的不太一样。
    就拿洛阳铲来说吧。
    现如今这玩意儿被传的神乎其技,甚至还被赋予了“盗墓神器”的美誉。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早在我入行时,洛阳铲就已经接近半淘汰化了。
    基本上只有考古工作者、一些老派团伙以及啥都不懂的野路子还在用。
    相比之下更受欢迎的,是探针!
    这东西对洛阳铲,几乎是全方位碾压。
    首先是效率高,探针融入了更多科技和机械原理,显著提升速度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体力消耗。
    这导致过去用洛阳铲两个月都未必能干完的活儿,用探针几天就搞定。
    其次是安全。
    探针只有拇指粗细,留在地表的探孔就是一个小黑眼儿,基本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
    最牛逼的,是探深,足以打到地下三四十米!
    是洛阳铲远远不能比肩的。
    此等利器在手,即便是刚入行的野路子,只要能打听到古墓所处的大概区域,就可以通过网格状下针的办法,探明墓穴的位置。
    如果换成专业团队,几根探针同时操作,那只需个把小时,就能摸清地底下的状况了。
    到了2000年,四牛牌探针制造厂在河南成立,河南本就是盗墓重灾区,这使得探针在极短时间里风靡业内,更进一步加速了洛阳铲的衰落。
    王长海能吃上倒斗这碗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把探针玩明白了。
    不过技术达标,不代表就一定能发大财。
    前年夏天,他们在兴城搞了个清代都统墓。
    出货时,买家看出他们是外行,就硬是把清三代的东西说成了宣统年间。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的我,天下无敌很正常吧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都市影视:首选江莱重生:开局校花签下卖身契蝉动惊!糙汉老公是年代文隐藏大佬抗战之关山重重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妖邪请自重!本官只想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