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邓鹏、傅先生、钱师爷,这黄麻就由你们三方负责,至于收入,也归你们三方分。”
钱师爷一口应下,“李姑娘,还有其他事不?”
见他急于与另外两人商议,李云溪起身:“邓鹏,明日我来找你。”随即,又对萧扶云说:“我们去南山看看。”
“嗯”
禹都县外乱了两年之久,能活到这会的难民,要么全族相携,要么家中富裕有仆人拼死保护,如那些一家几人、十来人或没粮没脑没体力的人,根本走不到禹都县边界来。
靠着士兵在边界处大声宣传,不少人认命了,从士兵那换了些玉米种子,准备学种两茬玉米。
没锄头、镰刀,可以买,也可以借。
对于这样不争不抢不闹腾的人,士兵自然支持,甚至还会将自己吃不完的饼子分给他们,毕竟绣山镇的血还没干透呢,他们也不想与难民发生冲突。
再说禹都县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玉米。
正月十五过后,村民又忙碌起来。
担心手脚慢,影响第一茬玉米下地,一些胆大的人,还从难民堆里挑了几个帮手回来干活。
福山镇这边还好,去年也是这样干的,进入拒马内,只要不争不抢,好好干活,承诺的粮食不差一粒。
茶山镇这边,也是有样学样。
唯独绣山镇边界,冷冷清清,没有难民来。
王里长、小高里长趁带人来城里量士兵尺寸之际,找到在试验田观察地肥的李云溪,告知了此事。
李云溪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年前种下的树木如何?发芽没?”
王里长:“大都没有发芽,但山脚的苜蓿倒是长成了,李姑娘,要不要补种一些树木?”
“你们忙得过来?”
王里长尬笑一声,“绣山镇共有十六个村子,一个村派两人,半个月才轮到一次,忙得过来。”
李云溪摇头:“等夏天再说,这会先不急,有些树木没那么快,你们先去卫所量尺寸吧,士兵都等不及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