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夏天统帝病故后,其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
为了表达对先帝的孝心,开熙皇帝征发徭役,在帝都重庆北宝盖山给建皇陵,供天统帝死后安寝。
小石村的众人跟随徭役队伍到达重庆以后,被分配了修建通往北宝盖山的青石道。
通往皇陵的道路当然不能草率,工匠们将崎岖不平的山上挖出宽阔的土路,又用一块块四八料作为铺路的石料。
每一块四八料见方一尺二(宽和高各40cm),长二尺四(80cm),重量在七八百斤,就算在平地上,也需要四个成年壮汉才能抬起来缓缓移动。
要将一块四八料抬上山,需要八个汉子喊着号子,一起用力抬着,慢慢挪动脚步上去。
潘义和潘辉与小石村一众人分到了抬四八料的活计。
村里人素来知道潘义喜欢躲懒,在开始抬石头前,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卖力。
如果抬石头的中途出了问题,七八百斤石头砸到人,非死即残。
而且,一旦出了问题,耽误工期,必然殃及村里众人。
潘义信誓旦旦保证一定尽心尽力,绝不偷懒。
在众人的监督下,潘义虽然叫苦连天,但知道不是偷懒的时候,一直咬牙坚持着。
真正让众人没想到的,上梁不正下梁歪,防住了老子没有防住儿子。
抬石头的时候,潘辉和潘义成对子抬一根木杠。
村里几个人为了照顾潘义,也是为了监督潘义认真干活,让潘义和潘辉抬中间的杠子。
刚开始的时候,潘辉一张脸涨得通红,咬着牙死死坚持着。
渐渐的,潘辉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他不自觉的就把自己肩头的杠子松了松。
顿时,潘辉感觉肩头舒服了许多。
只是,村里人喊号子的声音一下子低沉了许多,显然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潘辉赶紧耸起肩膀顶了上去。
然而,这一次的放松仿佛打开了魔盒。
尝到了甜头,潘辉一次次忍不住的给自己松松劲,而且松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