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常有群众快乐地回忆,自己某年某日被向南书记骂了,或者被向南书记踹了一脚,然后突然脑子就开窍了。
赵海生了解这种情况,所以听到李向南说了粗话也没计较。再说本来他也不是小气的人。
说到公司签约歌手,这件事确实不是赵海生一时兴起想起来的。钟珊珊还有慧哥等人都提过多次。只是一时没有好的歌手。
这个年头找人可不容易。对于歌手和唱片公司来说,想找到理想的对方,比挑剔的男女找对象还要难。
因为一般来说,好的歌手也早早就有了归宿。那个年代好多歌手一般都在当地的文工团,比如夏英杰本来就是文工团的人。而那会新兴起的唱片公司,大部分都是圈子里的人自己操办的,最重要的目的基本都是围绕着自己看中的歌手来进行的,很少有其他条件都具备了,而歌手找不到的情况。
对于民间大量的有天赋却没有编制,也没有机会的歌手来说,想在没有人介绍的情况下,让唱片公司了解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起码,你应该录几首歌曲的小样吧。但就是录小样,就会难到很多人。
李向南为了自己的经济开发区搞的歌唱比赛,就发生在这种历史背景中。可以说彻底点燃了东省地下歌手的热情。歌唱比赛的新闻在东省发布了以后,各个报名地点可以说是爆满。
李向南为了扩大规模,开始招人条件比较宽容。
赵海生听说开始李向南只是让人把条件弄得宽容一点,尤其在县级第一次选人的时候,只要现场唱一首歌,唱得只要不太差就能报名。此外如果有其他的才艺,基本上就能获得通过了。
这一下就热闹了起来。李向南就怕不热闹,势头越大越好。
李向南的安排比较简单,那就是全东省100多个县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选出20名,这20人都汇集到上一级的地级市,基本上就有200人左右了。真正的比较残酷的竞争就在地级市,也同样选出20人,最后再汇集到照日开发区来。
按照东省的文化格局,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