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是百灵自己脑补之后加上去的,可能她自己觉得说得特别好,对于这两首歌的宣传效果确实也起到了加成的作用。
这就好比诗人写诗之后死了,诗集马上就会畅销一样。
开始听到主持人百灵这么说,赵海生虽然有一些意外,但是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年代下海的人太多了。而且自己到底算不算下海呢?也许也得算吧。这个时期戴着帽子下海的官员都有不少呢。
当时赵海生脑子里想的是,竟然莫名其妙欠了文大姐两首歌,这找谁说理去。
想了想估计是吴大姐给文大姐的说辞,说自己很忙,在搞经济呢,你就别等新歌了,我再要他都不想写了之类。
这次访谈之后,吴大姐的专辑明显卖得比文大姐的好。赵海生也没有在意这个问题。老侯他们也是势利眼,马上把宣传的焦点放到吴大姐身上了。
那时候的媒体,一般情况下很少专门讨论音乐专辑。乐评一类的往往都放在文化副刊,而且乐评占比也不大。要想宣传专辑,还得像老侯这样找人,甚至自己写稿子,出广告软文。说是发文章,实际上对报刊来说,几乎等同于出广告了。
过了几天,老侯先找过来了。
“赵总,情况有点不对啊!对着咱们专辑来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还对着你来了。”
赵海生吃了一惊,什么事情还能牵扯到自己身上。
赵海生接过老侯递过来的报刊一看,标题是《吴姐两首歌曲成绝响,作者无心创作一心下海》,这个还算中规中矩,不过魔都来的一个署名叫晓明的人写了一篇《人文精神的丧失,着名词曲创作人下海说明的当代人文精神的沦丧。》
看这个标题就很吓人!
“我最近听了一张好专辑,里面好歌无数,尤其是其中的两首歌,一首是《南屏晚钟》,一首是《心恋》,这两首歌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作者的人文精神浓郁,歌词写得很美,第一首歌说是讴歌美丽的大自然,实际上也在写情,而且这种爱情含蓄又典雅,简直是人文美的典范。
第二首《心恋》把爱情写得也很美,还有一种发乎情止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