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望着弟弟远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记忆里那个横冲直撞的汉王,如今铠甲上的龙纹都绣得规整妥帖。自朱标在西晋位面一对一培养,让朱高煦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兄弟间多年的嫌隙竟悄然消融。更让他惊喜的是,弟弟带回的策论里,那些关于漕运改革的见解,连户部老臣都赞不绝口。
洪武位面!金陵!
朱元璋戴着老花镜,指尖在地图上反复丈量万历、崇祯两位面的城防部署。烛花爆开的瞬间,朱高煦满头大汗撞开书房门,怀中的加急密报还带着体温:&34;皇爷爷!满清转道正统位面了!&34;
老人握着狼毫的手猛然一抖,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大片污渍。他死死盯着标注着&34;正统&34;的红点,仿佛要将那片朱砂看穿。
良久,朱元璋摘下毡帽,叹了口气说道:&34;咱们小瞧他们了。&34;他突然想起月前,朱棣在推演沙盘时说过的话——&34;若我是满清统帅,必选最危险处下手&34;。
就在此时,朱祁钰携着一身寒气闯进来:&34;禀太祖皇帝!边关急报,满清十万铁骑即将抵达山海关!&34;
朱元璋缓缓坐在太师椅上,象牙扳指在膝头叩出哒哒声响。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一下下敲得人心慌。&34;反其道而行之&34;他突然轻笑出声,笑声里带着几分意外,&34;咱总想着用万历、崇祯做诱饵,却忘了这些鞑子也会算计。&34;
&34;传令下去,&34;朱元璋猛地起身,龙纹道袍猎猎作响,&34;集结队伍,立刻前往正统位面!&34;
他望向天际闪烁的星斗,想起朱棣出征前说的&34;用兵如弈棋,落子需见十步之外&34;,此刻棋盘上的变数,恐怕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复生,也要叹一声世事难料。
朱元璋负手而立,眉头始终拧成深结。他摩挲着腰间的传国玉玺,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确信,这看似莽撞的攻势背后,定藏着满清谋臣的精妙算计。冷风卷着寒意袭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疑虑——这些鞑子当真能看透大明十步之外的布局?
正统位面的荒原上,玄烨的十万铁骑如黑色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