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五十万步兵队伍正有条不紊地行进。士兵们肩扛长矛,推着满载粮草的大车,队伍中不时传来阵阵号角声。徐达坐在中军大帐内,展开地图仔细研究着沿途地形。案上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射在牛皮地图上,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满清的斥候们骑着快马,穿梭在山林之间,密切监视着明军的动向。他们将情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北平,每一封密信都让紫禁城的气氛愈发凝重。
北平城内,弘历坐在乾清宫内,手中紧紧攥着最新的战报。当听到朱棣亲率二十万轻骑南下的消息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34;快!再派斥候去探!务必摸清敌军的准确动向!&34;他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和珅跪在地上,额头紧贴着冰冷的金砖:&34;万岁爷,依奴才看,咱们不如即刻迁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34;
弘历猛地将战报摔在和珅脸上:&34;住口!朕乃大清天子,岂有不战而逃之理?传令下去,京城所有军民即刻加固城防,准备迎战!&34;他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和不甘都化作最后的倔强。
另一边,胤禛心急如焚地踏入畅春园时,玄烨正手持狼毫在宣纸上临摹《富春山居图》。墨香混着檀香在殿内萦绕,与他急促的脚步声形成诡异的反差。&34;父皇!”
玄烨手中的笔顿在半空,羊毫上的墨滴坠落在画卷留白处,晕染成狰狞的墨团。他缓缓抬起头,苍老的面容上皱纹如刀刻般深刻:&34;慌成这样,莫不是天要塌了?&34;
&34;比天塌更糟!&34;胤禛扑通跪倒,蟒纹补服在青砖上发出沉闷声响,&34;弘历急报,山海关已破,大明百万雄师正朝京师杀来!&34;他的声音在颤抖,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金砖上,&34;儿臣已在本位面抽调十万精兵,可&34;
&34;什么!&34;玄烨猛地将狼毫掷出,笔杆擦着胤禛耳畔钉入楠木立柱,&34;你三日前就说会去提醒弘历加强防备,如今却要朕收拾这烂摊子?&34;他气得双手发颤,想起当年弘历十二岁时在木兰围场引弓射鹿的英姿,那时他就认定这个孙儿是大清未来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