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凝视着蟠龙柱上蜿蜒的金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明黄滚边。他的声音震得有些发颤:&34;你以为朕不知他贪?&34;他转身时龙袍扫过博古架,将珐琅彩花瓶带落在地,&34;可天下贪官那么多,为何只有和珅能让朕每次南巡都风风光光?&34;
他抓起案上的《四库全书》重重砸在桌上,泛黄的书页间飘落苏州织造进贡的金箔书签:&34;当年朕要修《四库全书》,户部说没钱;朕要疏浚运河,工部说没钱。&34;
弘历的声音突然拔高,&34;唯有和珅,能变戏法似的掏出银子!他知道盐商们藏着多少私房钱,清楚江南织造每年孝敬多少绸缎——这些,是清官们能做到的?&34;
颙琰张了张嘴,却在父亲布满血丝的目光中泄了气。他想起登基后抄没的和珅府邸,密室里不仅藏着金山银山,还有一摞摞各地官员的把柄账本。那些蝇头小楷记录的,何尝不是大清官场最见不得光的真相?
&34;水至清则无鱼。&34;弘历突然瘫坐在龙椅上,金丝绣成的十二章纹随着他的动作扭曲变形,&34;等你以后就会明白——有时候,用贪官比用清官更顺手。&34;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仿佛在对儿子说,又像是在说服自己,&34;只要缰绳在朕手里,和珅贪再多,最终还不是要吐出来?&34;
看着儿子低头不语,弘历的语气稍稍缓和:&34;和珅此人,虽贪财恋权,却也不失为一把利刃。&34;他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奸诈,&34;他在扬州盐商处设的&39;议罪银&39;,在江南织造局搞的&39;供奉制&39;,哪一样不是充盈了内库?更何况,他所有的把柄都攥在朕手中。就像牵着风筝的线,飞得再高,也逃不出朕的掌心。&34;
颙琰望着父亲眼中闪烁的精光,喉间涌上一丝苦涩。他想起抄家时,和珅书房暗格里那本密账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朝中大臣的隐秘勾当,其中不乏父亲默许的特殊&34;恩赏&34;。但此刻箭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