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强打起力气说道:“无论如何,大明立国二百多年,绝对不能忘在我的手里!承恩,传令下去,宫中的用度减半!哪怕皇室缩衣减食,我也要与皇太极打这一仗!”
王承恩有些怜悯的看着朱由检,语气悲怆的说道:“奴婢领旨。”
说起来朱由检真的是大明一朝最为勤俭的皇帝,哪怕是朱元璋与其相比都略有不及。可惜朱由检到死的时候都不知道,并不是大明没有钱,而是大明的钱都在哪些达官贵人手中。
朱由检负手立于乾清宫的窗前,眉头紧锁,望着宫外那一片渐渐被暮色笼罩的京城,眼中悄然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身为大明的天子,这江山社稷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让他片刻不得喘息。
恰在此时,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兄长朱由校临终前殷切的嘱托——“吾弟当为尧舜” 。这句沉甸甸的遗言,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朱由检猛地一震,强打起精神,转身缓缓走回那堆满奏折的桌案前。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憔悴却又坚毅的面庞,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上。
才刚翻开一份,朱由检的脸色瞬间变得愈发凝重。奏折上赫然写着:陕西、河南等地又遭大难,旱灾连着蝗灾,赤地千里,百姓颗粒无收。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朱由检的内心不禁泛起一阵惊惶与迷茫,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是上天对我做出的惩罚?” 声音里满是无助与彷徨。
也难怪朱由检会如此怀疑人生,自从他登基以来,这老天爷似乎就没打算放过他。旱灾、水灾、蝗灾、冰雹,甚至恐怖的瘟疫,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无休无止。
只能说朱由检实在太过倒霉,偏偏赶上了小冰河时期最为艰难、最为残酷的阶段。整个大明王朝,就像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破船,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朱由检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强压下心头的焦虑,继续翻看奏折。紧接着,又一份加急军报映入眼帘:闯王高迎祥的起义军势头愈发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