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如野火般在民间悄然蔓延开来,然而由于缺乏规范的监管,黑市交易如同毒瘤般滋生,昏暗的巷子里、嘈杂的茶馆中,总能看到一些人鬼鬼祟祟地进行股票交易,在利益的驱使下,股票价格被严重炒作,市场陷入一片混乱。
1987 年 4 月,为了给混乱的股票交易戴上 “紧箍咒”,同时为投资者打造一条顺畅的投资退出通道,鹏城市政府果断决定成立证券交易所。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鹏城都沸腾了,人们对这个即将诞生的新事物充满了期待。
经过长达半年的紧张筹备,10 月,鹏城证券交易所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开始试营业,“鹏安达” 率先换发标准股票,走进交易所进行集中交易,成为鹏城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随后,其他四家股份制企业也紧跟步伐,相继上市。
尽管交易所目前只有五家公司的股票可供交易,但这丝毫没有冷却民众对股票的热情。
交易大厅里,每天开市前,红马甲们就已各就各位,神情专注。
随着开市钟声响起,券商营业部会通过电话向交易所场内交易员报送买卖委托。交易员们迅速拿起听筒,一边仔细聆听,一边飞速在记录单上写下关键信息,随后快步走到黑板前,用绿色粉笔写下买方报价,红色粉笔写下卖方报价,包括价格、股数与券商编号。
价格匹配环节,撮合员站在黑板前,严格按照 “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的原则手动配对,每当买方最高价大于等于卖方最低价,撮合员立刻敏锐地捕捉到,大声喊出匹配成功的信息。若出现相同价格的情况,撮合员便依据委托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匹配。
达成交易的买卖双方交易员迅速来到现场,签字确认,记录员则在一旁,用复写纸一式三联,认真登记成交明细,每一笔都书写得工工整整,确保交易信息准确无误。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鹏城国资委察觉到人工撮合交易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证券交易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