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娴把它们,全部放到窑洞顶上去。妥善安置好了之后,站在窑顶四处眺望。
远处那些参加劳动的人影,按照既定的路线,有条不紊的在投身劳动之中。休息过后的知青们,也继续挑担上肥。
适应过来之后,好似也没那样难熬。崔娴没见到冷静的身影,也没特意追寻。
欣赏过一会儿之后,又回到窑洞里,准备出行的行李。有异能在,的确是方便很多。比如她的吃喝拉撒等东西,完全可以缩小了之后携带。
不占地方,也不会太过引人注意。百宝囊中,各种趁手的武器都在,防范起见,她之后在路上一定会与人保持距离,绝对不会让迷烟再次侵袭到自己。
崔娴感觉自己也没收拾一会儿,看时间社员们已经下工了。她打算借着要外出找釉材料的由头,去跟冒队长打个招呼。
刚关上窑洞的门,听到小狗呜呜的叫声,差点就忘了安顿他们俩。把这两条小家伙,装在竹筐里面背在身上。俩小玩意还挺乖巧,舒舒服服的窝在竹筐里。
即便是吃的都是粗粮,也没有多少荤腥,可这俩小家伙的体重涨了不少。一路背着,崔娴的肩膀明显感觉沉甸甸的。
她到的时候,冒队长也是刚到家,没了冷静这个搅屎棍,所有人都积极的投身春耕准备的劳动中。见到崔娴来了,还挺高兴。
听说她要出去找制陶的材料,冒队长满心支持,让她放心的去,提醒记得要带着介绍信。他还多叮嘱一句,万事小心。于寻常少言寡语的冒队长来说,这已经是非常贴心的关切了。
之前他和老支书也多有担忧,县知青办那边给了个入厂的名额。俩人都是担心,万一崔娴入厂当职工了,生产队可就少了个手艺人。
老支书闷不吭声,可冒文栋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常年波澜不惊的情绪顿时可就被点燃差点就爆炸。好不容易有了崔娴这么个厉害的手艺人,可不能走。
冒文栋也明白,这事儿最终拍板决定的还是崔娴,但他也不好阻拦。没成想,这丫头还真就留下了。
崔娴没时间探究冒文栋的心思,又找到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