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日,尤其是下雪那几天,窑洞里冰凉冰凉的,就连他这么个健硕又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都扛不住了。此时的郭大雄,恨不得把所有的柴火,都搬回去安置点。
想到他们几个人捡柴的辛苦,再看看这堆满柴火的柴棚,还是得有真本事,日子才能过的更舒坦。
不敢再耽搁,郭大雄把扁担立在一边儿,拿出来绳子开始捆绑柴火。崔娴有这么多,他多担走一些应该没问题吧。
现在上工一天都疲惫不已,郭大雄也没多余精力出去捡柴了。在这多挑回去一些,他也能少劳累一些。
可真是下了狠,绑了好大一捆的柴火放到畚箕里,又在缝隙中穿插上树枝,这是要装到他承重的极限才行啊。
郭大雄装了满满一担柴火,起身挑着扁担的时候,觉得肩膀上的压力非常大,他得使出吃奶劲儿才能往前走动。
若是挑粪,他肯定是不会使这么大力气。但此时,郭大雄就算是咬牙切齿的坚持,也得把这些挑回到安置点。
崔娴提了一壶水,背着个小背篓出来的时候,见郭大雄装了那么多柴火。“你怎么不把我柴棚,都扛到安置点呢。”
她被逗笑了,瞧着这一担柴火,怎么说也得有个一百六十来斤。这力气要是用在劳动上,得碾压本地的男性社员了。
郭大雄也有些不好意思,“下次我帮你多挑点水,现在是真没时间去捡柴了。”要是附近能有,郭大雄也愿意拿出来一点时间去捡。
可附近哪里还能见到可以烧的柴火,出去一次动辄走上几里甚至十几里地,还未必能捡到够烧一顿的柴火。现在有机会,就多拿一些。
崔娴点头,关好门跟在郭大雄的身后。她的小背篓也沉甸甸的,里面装着3斤面条,放了一块猪头肉、16个鸡蛋、油盐酱醋等,还有八个她自己烧制的大陶碗。
她拿着手电筒,给郭大雄照着脚下的路。刚出来没多久,正好遇到回来的宋坤,见郭大雄背着这么多的柴火,追问怎么还到崔娴这拿东西了呢。
崔娴解释的功夫,宋坤和郭大雄已经把柴火放在车子上。三人同行,一起回到安置点。
宋坤也是无奈,就这么几个小时的功夫,闹腾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该说冷静是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