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火炕旁边。看了一眼灶膛里的火,又看看玻璃罩里的温度。晚上没有太阳光照,温度更低,唯一的热量来源就是火炕。
    崔娴摸着火炕的温度,暂时还可以,能够保证玻璃罩里的作物,在最佳的生长温度。但明显,现在灶膛里的火焰,比白日的更丰富。
    她得保证,一天24个小时火炕提供给作物的温度,是能促生长的。
    夜晚,灶膛内的柴火要添的更多一些,才能防止外界的低温而影响玻璃罩内的温度。但这温度,也不宜太高,如何把控好温度对崔娴来说也是一项考验。
    幸而之前,她在卧室的火炕尝试过,灶膛内的柴火如何摆放、以及添加多少,这一宿温度维持个大概平衡。既不会一阶段的持续高温,也不会等柴火快燃尽的时候,温度又持续降低。
    崔娴打算睡觉之前,再往灶膛里添加点柴火,保持好这一宿的温度。进门之前,感受到来自洛河方向的风。
    目光落在火炕上,万一半夜起风,外面体感温度会更低的。崔娴放大一些木板,沿着炕边儿竖起一圈,如此一来裸露在外面的炕面,降温速度可以慢一些。而玻璃罩里的温度,受外界的影响也能更少一些。
    围好、固定好木板之后,崔娴这才回到暖呵呵的窑洞里。之前也是有考虑到,现在虽是洛河水都已经融化了,但昼夜温差还是会很大。
    她有第二计划,就是把方盘拿到窑洞内。但屋里和屋外的温度也有差异,她担心一折腾里面刚发芽的花生种子会受影响。
    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它们都放在外面的火炕上。
    回到厨房,崔娴目光落在地上堆放的土豆上。土豆已经发芽了,崔娴蹲下仔细查看,芽发的都很不错。不过即便是有三百来斤,也就只能种一亩地。
    崔娴把它们全部缩小,栽种到一个盘子里。盘子里面是从密云水库挖来的沃土,再掺和上肥料的土壤。根据不同作物,成长过程需要的不同养分,崔娴分别搭配了适合的土壤。
    栽种好了之后,扣上玻璃罩,崔娴也把它们放到外面的炕上。有高木板在,洛河方向的风被遮挡住绝大部分。
    崔娴摸着玻璃罩,没有了刚才低温的感觉。附身看着里面的温度计,果然是比刚才高了一点点。很好,木板起了作用。
    放好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第一天骄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以为我吃软饭,其实是女总裁啃我!父子都选白月光,这婚我离定了轻轻一钓,纯情糙汉别太红温了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