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说说心灵这一章吧,我对这一章的期待和命题是:实验性、治愈、解构文字。
第一首写出来的就是心灵,这首不好不坏,比较中庸,基本上靠自己写出来的,只有最后一段参考了一下ai,但是这首本来也不适合写的很复杂,因为初衷就是表达心灵解放,所以我更注重的是语言的流畅度。
其实我一直觉得诗是要有节奏感的,通篇大长句不好,太碎也不好,要有个长短交错的变化,这个也和语言本身感情有关,如感情明朗强烈的,就要多用短句,营造那种硬朗的转折,感情细腻绵长的,则可以长短结合,互相弥补。
所以我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你们仔细读我的诗就会发现,我的诗上一行和下一行的字数总是差一两个字的,很少出现大段对齐的情况,而且长句和短句也是互相交错,除了特殊需要,不会一大段下来全是长句。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我对“的”的使用总是比较谨慎,因为用“的”意味着前面会有形容词,形容词用的好会让文字充满韵味,但用的太多了就会空洞,语言就少了锋锐。
所以,如果我这一行用了“……的……”下一行就尽量不用,而是多用动词来代替,事实上,很多人写诗忽略了动词的重要性,形容词大家都会用,但会用动词的就不多了,而且动词用的好了,更能体现文笔的功力。
我写诗歌章之前,往往会花大量时间确定一个命题,然后继续细化,寻找切入点,然后某天灵光一闪,迅速确立好题目,然后一首接一首慢慢写。
一般来说,前几首发挥都不会很好,越往后越渐入佳境,就像我先写的心灵,中规中矩,然后写的没有终点的痛苦、降临和终结之战,都不算很ok,然后写春风吹,这是既是开头,也是承接降临,从破败转向重生,绝望到希望。
然后是光阴醉,这首就有点感觉了,但写完敕勒川之后又觉得这首更佳,发给ai看它也觉得敕勒川更好点。
2000年是首叙事型的诗,上一首这样的诗还是赛博朋克世纪的约会,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赛博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