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的时候,苞米还有些嫩,等走的时候,大部分苞米都已经老了。
不过苏暖已经做了两斤多苞米糖,就算苞米变老,她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回到槐树村后,韩氏看到儿子儿媳回来,当然高兴的不行,直说要亲自下厨做饭。
苏暖从芦苇滩回来的时候,带了三只野鸭子。
韩氏道:“正好,有了这野鸭子,晚上我给你们炖鸭汤喝。”
苏暖赶紧拦在前面,“娘,这三只鸭子我有用处。”
韩氏笑道:“看来暖暖这是又琢磨什么好吃的了。行,那这三只鸭子就给你留着。”
相处这么久,韩氏早摸透了苏暖的性子,既然她说鸭子有用,那肯定是要做新鲜的吃食。
不得不说,韩氏猜对了。
苏暖想用这三只鸭子做烤鸭。
烤鸭有很多种做法。
有的师傅在鸭子表面涂抹蜂蜜,有的则涂抹麦芽糖。
苏暖则想试一试自己新做的苞米糖,也许苞米糖的效果比蜂蜜和麦芽糖更好。
这就是她捉三只野鸭子回来的原因,想对比一下,到底是用蜂蜜和麦芽糖好,还是用苞米糖好。
不过家里没有烤炉,苏暖就先把这件事放下,转而关心起晚上吃什么。
韩氏道:“这几天我们都没去镇上采买东西,家里就剩了几把野菜和苞米面。”
即便去镇上采买,也不像以前能轻易买到猪肉。
苏暖道:“那今天就先凑合一顿。等我明天去一趟县城。”
县城比镇上要好一些,虽然肉铺也受了些影响,收不上多少活猪,但铺子里还有腊肉和熏肉可卖。
家里没什么好东西,韩氏晚上就做了一锅苞米面饼子和野菜汤。
苏暖则去后院挤了些羊奶。
母羊从去年秋天买来到现在,一直都跟着他们,苏暖照顾的也很精心,就是在芦苇滩的时候,也没短过它吃喝。
现在母羊一天还能产一斤多奶。
苏暖挤完羊奶,又拿了几个鸭蛋,叫上周媛,开始打发蛋清。
周媛起初不会打发蛋清,但苏暖教了她几次,又亲自示范,她就做的有模有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