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这么说,但苏暖心里知道,要想恢复鞑子来之前的热闹,起码得一两年时间。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镇上。
镇上当然是大变样。
原来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老农在卖东西。
镇上的两个肉摊一个也不见,苏暖问了问人才知道,摆摊的陶屠夫被抓了壮丁,张屠夫至今也没下落。
其实就算陶屠夫不被抓,也不可能出来卖猪肉。
今年鞑子闹了一春天,家家户户光顾着逃命,谁家也没养猪。
现在镇上别说活猪,连只活鸡都很少。
苏暖在镇上转了半圈,只看到有人在卖活鱼。
从前住在芦苇滩,有吃不完的鱼虾。
后来连苏暖爱吃鱼的人,都有些吃腻。
现在看到这活鱼,苏暖本来不大想买,但款待郑木匠总得有点荤菜,就掏钱买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
回到家里,苏暖就开始准备午饭。
主食是苞米面饼子,还有两菜一汤。
菜是凉拌野苋菜,野葱炒咸鸭蛋。汤是鱼丸汤。
饭菜做好后,就等着沈言他们回来了。
苏暖他们直等到中午,才听到院门推开的声音。
沈言和郑木匠合力运了棵榆木回来。
为了运这棵榆木,沈言和郑木匠累的不行。
苏暖先给他们两人倒了碗熬好的绿豆汤。
“绿豆汤可以解暑,你们多喝一些,免得中暑。”
七月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两人身上都出了不少汗,得及时补充水分,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等两人痛饮完绿豆汤,苏暖就把午饭端了出了。
郑木匠作为手艺人,得到了苏暖的重点关怀,分到了一大碗鱼丸汤。
鱼汤已经熬成了奶白色,喝上一口又浓又香。鱼丸更是又嫩又弹牙。
郑木匠满足的砸了咂嘴,作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手艺人,他一年有一半的日子是在雇主家吃饭的。
但做饭手艺不错的妇人,实在太少,舍得放油放盐的就更少了。
像是苏暖这样,做饭手艺不错,又舍得放油放盐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郑木匠这辈子没别的爱好,就是贪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