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什么时候丢的?
就是前阵子村里闹贼那会儿,药材丢了的时候。
沈清清心中一动。看来这一切都有关联。夹子丢失的时间,正好是村里闹药材失窃案的时候。可那时的小偷已经抓到了,是药铺伙计指使杨大叔去偷的。难道还有同伙?
接下来几天,沈清清走访了村里几乎每家每户。她发现,不只是牲畜丢失,还有些农具、绳索、布匹也莫名其妙地少了。更奇怪的是,丢东西的时间并不固定,有时是晚上,有时是村民外出干活的白天。
像是有人一直盯着村里的动静。沈清清自语道。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村民们的反应,希望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在赵铁匠家,沈清清帮他们熬了药,顺便询问近况。
我家倒是没丢什么东西,赵铁匠挠了挠头,不过铁锤好像钝了,我还纳闷是谁用过。
您平时把工具放在哪里?
就放在工棚里啊,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村里人要用,自己去拿,用完再还回来,也不必特意告诉我。
沈清清点点头,这也是乡村的风俗,邻里之间互相借用东西很常见。但最近村里的气氛明显紧张了许多,人人自危,怀疑的目光在彼此之间流转。
对了,赵铁匠忽然想起什么,前两天我在村后的林子里看见老孙家的傻儿子鬼鬼祟祟的,背着个布袋,不知道在干什么。
沈清清心中一动:老孙家?就是村西头那户人家?
对,老孙三年前死了,就剩下他娘和那个傻儿子。那小子平时不怎么说话,整日在村里游荡,好像脑子不太好使。
沈清清记起来了。老孙家的儿子她见过几次,三十岁左右,高高瘦瘦的,眼神总是游移不定,见了生人就躲。村里人都叫他孙傻子,说他自小就有些痴傻,不过无害,村民们也都不怎么理会他。
他一向如此吗?沈清清问道。
赵铁匠摇头:倒也不是。小时候还算机灵,就是不爱说话。他爹活着的时候还能管住他,自打老头子死后,这小子就更古怪了,成天不知道在想什么。
沈清清若有所思。寡言少语,行踪诡秘,这孙家的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