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审问,把参与的人全抓起来,按照汉律处置他们。
他们铤而走险要把火气交给大梁几个世家,事成之后,将得到很大一笔钱。
本以为此事天衣无缝,殊不知,早就被枢密卫盯上了。
不出三天,审问结果出来了,并递交给了沈蓉。
另外,他得知江易在辽国那边出了点事,心中无比担忧。
这几天总是感觉心神不宁,就是担心江易遭遇不测。
等他回来之后,一定要劝他以后不要参加辽国举办的各国会盟。
也只有韩国有资格举办会盟,把地点定在长安。
八月初,江易回到了长安,沈蓉带着文武大臣亲自迎接。
两人一起回到汉王宫,她依偎在江易的怀中。
“听说你在辽国那边遭遇危险,可担心死我了。以后不要去参加了,辽国不够资格举办会盟,只有你有资格举办。”
“让你担心了,我做事自有分寸。这次参加会盟收获不小,我不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事发生?”
江易问沈蓉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如果真的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问大臣。
沈蓉把前段时间发生的事跟他说了,也很顺利地解决了。
“你做得很对,以后我不在长安,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处理。”
“一个月前,一批火器从长安出发,要运到镐京城外。”
沈蓉让常遇山带人运送,大部分可信任的武将在前线作战。
长安留守的武将是不少,让沈蓉放心的也只有常氏父子。
“让他送火器前往镐京城外,你做得很好。”
前线火气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及时补充。
“我打算前往镐京,劝降那里的守将,顺便视察一下当地的民情。”
“你又要离开长安,这可不是小事,跟大臣们商议一下吧。”
镐京附近治安还没稳定下来,若是江易去了,恐怕会遭遇危险。
沈蓉依靠在他的怀中,真的不想让他离开长安。
“既然那些人不肯投降,镐京能打下来固然好。打不下来就围困,夫君不要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