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深知局势危急,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得十万火急地向罗斯福总统求援。电报发出后,他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
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斯福总统,在收到这一噩耗后,顿时急火攻心。他心里清楚,美国在欧洲苦心经营的战略布局已然彻底破产,这一结果将严重影响其全球扩张的宏伟计划。而他,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必须要给满怀期望的民众一个交代。然而,此时的罗斯福总统早已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时日已然不多。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他虽心急如焚,却感到有心无力,一时间竟想不出任何有效的挽救措施。在这种极度焦虑与绝望的状态下,罗斯福总统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突发脑溢血,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随着罗斯福总统的溘然离世,美利坚合众国的副总统杜鲁门临危受命,接任成为新的总统。杜鲁门深知,此刻的美国民众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回应,新政府班子也亟需一场胜利来激励士气。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派出大西洋舰队,全力挽救濒临灭亡的欧洲盟军,试图重现当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
于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大西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的率领下,这支庞大的舰队气势汹汹地朝着英吉利海峡疾驰而来。战舰在海面上破浪前行,掀起层层巨浪,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前方的障碍统统碾碎。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接应被困在法国的盟军撤回英国,为美国在欧洲的势力保存一丝希望。
然而,历史又岂会如此轻易地重演?朱由检早就料到了这一步,提前做好了周密的部署。他早早便命人在波尔多、布雷斯特、瑟堡等地大兴土木,修建机场。在大西洋舰队尚未抵达之前,大明王朝的空军便倾巢而出,对滞留在法国的两百万盟军展开了疯狂的轰炸。那密集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将盟军的阵地炸得火光冲天,一片狼藉。而当大西洋舰队逼近之时,这些机场又将成为陆航飞机对抗美国舰队的前沿阵地。
此刻,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