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破裂后,局势迅速恶化。埃及殖民政权在法国的指示下,悍然扣押了大明王朝用于运河建设的挖掘机和载重汽车,同时拘捕了大量的司机。英国方面的一些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也未能幸免,遭到了埃及殖民政权的拘捕。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举世震惊,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英国的腓烈特大帝得知此事后,怒气冲冲,他认为法国的这种行为等同于向大英帝国宣战。在他看来,英国在苏伊士运河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法国的无理举动严重侵犯了英国的利益。于是,腓烈特大帝毫不犹豫地邀请大明王朝一起出兵,共同攻击埃及,以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有了英国人的积极配合,朱由检也不再犹豫,决定给法国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其明白肆意践踏规则的后果。于是,大明王朝的印度洋舰队迅速从南洋出发,一路乘风破浪,经红海直逼埃及。与此同时,英国的皇家舰队也紧急集结,浩浩荡荡地经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地中海,直扑埃及的开罗。
此时驻守在埃及的法军,总共不到五万人。面对大明王朝和英国两国联军的强大攻势,法军很快便陷入了绝境,毫无招架之力。战斗没有几天就结束了,大部分法军沦为了联军的俘虏,开罗也随之落入了联军的手中。至此,联军成功控制了运河的辖区,苏伊士运河的命运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本应画上句号。如果法王能够及时服软,承认运河公司的合法地位,承诺以后不再干涉运河的正常经营,并按照国际惯例赔偿一笔战争损失,这场因运河而起的纷争或许便能就此平息。但是法王不肯低头认输。
法王的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