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之所以会在这场股权大战中黯然出局,背后有着其深层次的战略误判。法国统治者认为,苏伊士运河位于其殖民地埃及境内,即便法国手中一股股票也没有,凭借其对殖民地的掌控力,依然能够牢牢控制运河的运营。路易十四心中打着如意算盘,自以为稳操胜券,却未曾料到这一决策将使其错失巨大的财富和战略利益。
而德国,此时正处于一心发展经济和大力扩军的关键时期,国内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在中东地区拓展势力。在朱由检的暗示下,德国小心翼翼地购入了百分之五的股票,其投资决策更多是出于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一种微妙平衡,而非全力投入这场运河股权的争夺。
当大明王朝成功拿到足够多的苏伊士运河公司股票后,朱由检迅速对公司董事会进行了改组。他任命大明王朝的代表何文龙出任董事长,全面掌控公司的运营方向,并决定继续推进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工程。然而,摆在眼前的难题是如何安抚埃及民众,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为此,朱由检施展了两招巧妙的策略。
第一招,他郑重承诺,一旦苏伊士运河完工,每年将从运河的丰厚收入中拿出百分之二十,用于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一分钱大饼计划”。该计划旨在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即一分钱一个大饼的价格向埃及人出售大饼,直至专项资金用完为止。如有结余,则自动转入下一年度继续执行。这一计划犹如一场及时雨,给埃及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不至于因饥饿而陷入困境。免费的大饼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让埃及人民看到了运河建成后所带来的福祉。这一举措赢得了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与拥护,使得他们从抵制运河工程转变为积极支持,因为他们深知,有了运河,就如同拥有了一只源源不断下蛋的金鸡,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第二招,朱由检果断从大明王朝调集了大量先进的挖掘机和重型自卸卡车,投入到苏伊士运河的建设中。这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避免了对大量人工的依赖,从而有效减少了因人工问题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两招双管齐下,迅速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埃及当地民众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