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才明白,他们其实早就准备好夸奖我了,只是需要我奉上一个事由而已。
当朴敏的卡拉ok厅传出“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的歌声的时候,在市政府礼堂和招待所的会议室里,“简政放权”、“深化改革”、“环境治理”这样的四字词汇,正被一次次提起。而我则在每天回家后,漫无目的地背着诸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之类的诗句,为了下一次被阿姨舅舅们表扬,而默默努力着。尽管我完全不知道,这些诗句都是什么意思。
入夏的时候,市政府招待所歌舞厅终于开起来了,这里的装潢比朴敏的卡拉ok厅大气华丽了许多,这是高燕霞翻看丈夫吴建东出差拍回来的照片得到的灵感。那时吴建东已经在负责跟香港方面,在招商引资上的对接,经常去深圳和香港出差。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招待所歌舞厅有个不错的开门红,后劲却不足。这里只在开业的前几天,有人捧场热闹了一下;后面不长时间以后,就开始门门可罗雀了。及至夏天到来的时候,连已经不太管事的赵保国都过问了起来,歌舞厅怎么越来越没动静了?
高燕霞和孙锦林最近都很焦虑。
对高燕霞而言,办歌舞厅本来是一件能出成绩的事,如果办好了将为她竞聘客房部经理起到很大的帮助;而对于孙锦林来说,整个主意都是他先想出的,他不希望坑了高燕霞,更愿眼看着自己的想法被证明是错误的。孙锦林实在想不明白,明明是同样的生意,为什么朴敏办得那么好,自己这边则如此糟糕?
他跑去找朴敏取经,朴敏却只是淡淡地说:“有些生意,我们个体户做,和你们有事业编吃公粮的人做,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孙锦林还是一次次跑到朴敏那里向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