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朱方正面色凝重如霜,修长的手指死死捏着御史台新递来的弹劾奏章,
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好似要将那薄薄的纸张生生捏碎。
短短三日,十七份奏折如潮水般涌来,联名反对长公主参政。
奏章上 “牝鸡司晨”“有违祖制” 等墨迹未干的字样,
犹如一支支淬了剧毒的利箭,直直刺向他精心布局的计划。
“太子殿下,此事关乎国本,还请三思啊!”
礼部侍郎周大人神色惶急,脚步匆匆出列。
他随着颤抖的身躯微微晃动,仿佛也在为这紧张局势惊惶不安。
在他身后,二十余位大臣齐刷刷跪地,
一片片朝服在青砖上铺开,宛如翻涌不息的乌云,透着压抑与沉重。
朱方正剑眉倒竖,眼中怒火燃烧,猛地将奏章狠狠拍在龙案之上。
“砰” 的一声,震得盏中茶水飞溅而出,
恰似他此刻难以遏制的满腔怒火。
“祖制?当年太祖皇帝废除殉葬制,难道不是打破祖制?
若事事拘泥旧规,我幽国还如何昌盛繁荣?
难道诸位大臣,就想眼睁睁看着国家固步自封,走向衰败不成?”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大人伏地不起,声音颤抖:
“太子殿下,祖宗规矩不可废啊,长公主参政,
实乃前所未有的大事,恐乱了朝纲,动摇国本。”
朱方正冷哼一声:
“朝纲?国本?若因循守旧,不思变通,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长公主聪慧过人,参与政务以来,多有良策,
于国于民皆有益处,为何就不能参政?”
众大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再言语。
太子知道,成见是座山,最难的事改变大家的看法
决定办办报了控制舆论。
三日后,朱雀大街热闹非凡,人潮如织。
喧闹声中,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骤然炸响,
震得人耳嗡嗡作响,瞬间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