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盯着他离开的背影久久未离开。
他没有端王那样乐观,甚至心中十分笃定地动一定会发生。
甚至他还笃定,地动的流言就是那个女人传的,虽然他没有证据。
……
忠国公府。
被萧衍惦记的那个女人正在关起门数钱。
“一万,两万……”
连着点了三遍,确认没有点错,单独拿出四十万两后,夏为仪将银票分开放进不同的箱子里,锁好了藏在卧房不同地方。
做好这些,李嬷嬷刚好从门房那回来,取了她的信。
她没有把粮食卖完,而是留了一部分在名下的铺子里,打算从明面卖出去。
她打开信,果然是粮铺掌柜写的,说城里的粮铺已经开始涨价,问她如何定价。
粗粮她只留了一万石,本就是掩人耳目,但也不能真的一点不涨。
于是,她让掌柜们暂时以没粮味借口关店,等过两日无论别人卖多少,粗粮都以寻常市价的两倍卖出,至于精粮,则和别的店铺一致,但暂时只卖出五千石,剩下的她打算后续偷偷卖出去。
江崇这边见城中粮食涨价,本也想立刻高价卖粮,但唐清月特地叫人冒雨前来提醒,让他按兵不动。
连续降雨山体的土壤会变得松散,若遇到地动瞬间就会垮塌堵塞官道河流,到时候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他内心也没有底,但想了想侄女连具体哪一日下雨都说准了,万一这次也准了,他就能收获数十倍的财富。
就算最后地动没来,粮食也只是涨不了那么多,他同样有赚。
于是,他听从了唐清月的意见,让底下的粮铺一颗粮食也不要卖。
在伯府安插了眼线的夏为仪比江崇还要早一个时辰知道唐清月交代的话。
对方想得很美好,掌握信息差的确能大赚一笔,只可惜唐家和江家在朝中都没有身兼要职的重臣,对朝堂上的事压根就是两眼一抹黑。
但凡这两家能凑出一个能上早朝的人,也不至于不知道工部的刘大人正在被革职查办,所有他负责的水利工程全部换了人重新修缮。
也更不知道朝廷正在为地震防患于未然,连京城也连夜运送了一批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