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汉斯的话,眼前这位担任英国秘密情报局(secret service bureau,未来将更名为sis)局长、此时在战时体制下被称为军事情报六处(mi6)负责人的曼斯菲尔德·史密斯-卡明(mansfield george smith-cumming)局长皱起眉头,似乎也感到事态棘手。
光是他能从伦敦火速赶到柏林,就足以说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
毕竟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那东部战线即将迎来的终结将变的遥遥无期。要是这还不算是大事,那什么才是大事?
“如您所知,我们mi6一直在与俄国军方将领接触,着手培植一股可以对抗未来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势力。”
“当然,我很清楚。毕竟这件事可是我亲自请求英国协助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遥远的未来,英国在对俄情报战方面的能力都堪称世界顶级。
因此汉斯和德意志帝国在俄国情报战上一直受益于英国的支持。
德国的情报机构,如同秘密警察一样,未来计划改革的第三局(abteilung iii b)主要精力大多放在法国方面,因此与mi6相比,他们无论在对俄情报收集还是行动执行力上都稍显逊色。
但正如前所说,在俄国革命这件事上,他们一直是合作关系。
当德国在幕后操控布尔什维克时,英国则在扶植旧贵族、失势的资产阶级,以及科尔尼洛夫等俄国将领,以建立“白军”,在幕后牵制苏维埃政权。
毕竟相较于与俄国直接交战的德国,几乎没有与俄国发生正面冲突的英国更容易与对德国抱有敌意的俄国军方建立联系。
这本就是英国的拿手好戏,而俄国人也习惯了英国的手段,不会太过怀疑。
‘实际上,直到昨天,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但是,科尔尼洛夫这个混蛋,竟然要执意发动政变。
哪怕英国这位资助者劝阻,他依旧一意孤行。
对于正准备迎接临时政府解体、谋划和平协议的汉斯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科尔尼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