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又把黎李明和淅东批发商汪老板的故事讲给了唐局长听,讲了半个多小时。
唐局长边听边意识到了吉昌批发店光明远大的前景,听完之后说:“我看叫吉昌小商品批发店改作吉昌百货批发公司才好。从你的讲述中,我知道一个批发店远远不能满足生意的经营规模,仅仅是小百货也会限止他们的发展。
不如一次性到位,免得以后再改名,当然你得去问问这个小伙子自己的意见,我们得尊重他个人的选择。”
张局长答应一声“好!”,就走出局长办公室,准备到李明的店里去找李明。在走廊过道路过工商局办公室,正好看到了胡干事、李明,办公室主任陈有德也在。
张局长立即走进办公室,笑嘻嘻地问李明:“小李,我把你的批发店打电话告诉了市局的唐局长,唐局长也很感兴趣,还帮你参谋说:‘批发店跟不上将来的发展,小商品格局也太小,不如一次性到位,干脆叫百货批发公司,你觉得如何?”
在场的人都大惊,连市局长都这么重视,感慨人走时运马走骠,运气来了,势不可挡。
李明对公司性质当然清楚,但不知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税收规定,是不是公司与个体户纳税有什么区别没有?现在还在迈出第一步,得脚踏实地。如果公司的税金要比个体户多得多的话,他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李明冷静地问道:“张局长,批发店与批发公司的纳税有什么区别?”
张局长笑道:“没有区别,都是看交易额定税的。生意做的大,交易额多,税就多,交易额小,税也交的少。
做为生意人,谁都会巴不得生意做的大。交的税越多,利润也就越多,你说是吗。”
李明:“原来如此,那就叫批发公司吧。我还以为公司就要多交税,个体商店就会少交税,所以就不敢打肿脸充胖子,要一步一步地来。按交易额定税,就没有这方面担忧了,叫批发公司当然比批发店要让客户更信任的,何乐而不为。”
张局长:“好!我去告诉唐局长,请唐局长要给你送的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