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力壮的男子们,被从田间地头、作坊店铺中强行拉走。他们有的刚刚新婚不久,还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有的家中父母年迈,需要他们的照顾;还有的孩子尚小,正嗷嗷待哺。然而,面对官府的征兵令,他们却无力反抗。只能含着泪,告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未知的征程。
被征召的士兵们,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兵器都没有摸过。为了能够让这些士兵尽快投入战斗,元庭在各地设立了临时的训练营,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
训练营里,尘土飞扬,喊杀声此起彼伏。教官们扯着嗓子,大声地喊着口号,指导着士兵们进行队列训练、兵器使用和战斗技巧的学习。士兵们则一脸茫然地跟随着教官的指令,笨拙地做着各种动作。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
除了训练士兵,元庭还需要为他们准备大量的兵器和粮草。在大都的兵器作坊里,炉火熊熊,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劳作着。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铁锤,敲打着炽热的铁块,打造出一把把锋利的刀剑、一杆杆坚硬的长矛和一张张强劲的弓弩。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兵器的需求量又极大,工匠们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许多士兵只能拿着简陋的兵器,甚至是一些农具,踏上战场。
粮草的征集和运输,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筹集足够的粮草,元庭加大了对百姓的赋税征收。各地的官员们,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纷纷对百姓进行残酷的搜刮。
百姓们本就生活困苦,如今又要承受如此沉重的赋税,生活更加艰难。许多人被逼得家破人亡,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征集来的粮草,需要运往天津卫前线。然而,元朝的交通并不发达,运输工具也十分简陋。大量的粮草,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通过崎岖的山路和泥泞的小道,运往遥远的天津卫。
运输队伍在途中,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路况,还要时刻警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