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这几本治河的书来说,没有十几年的治河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书的。
治水关系着农业的发展,有些地区降水稀少,就需要修建水利工程,进行引水灌溉。有些地方降水频繁,常年发水,就会给当地的百姓带去特别大的损失。有些地区的人甚至因为洪水泛滥,流离失所,举家逃难。
因此大雍朝也常年治水却没有卓越的成效,因此,朝廷里特别缺少专业的治河能臣。
再说《齐民要术》,记载的都是广泛的农业知识,都是作者搜寻文献,查访民间,观察试验,收录总结出来的重要农业知识。
这些书籍很有用,相较于这些书籍,段斯年对这些书籍的作者更感兴趣,他压抑着兴奋询问:“辛老板这书是哪里来的,你知道这些书的作者都在哪里吗?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征用,那都是朝廷的损失。”
段斯年以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一些民间隐士,如果能得到这些人的住址,就算是三顾茅庐也要请人出山。
辛木游:“这些书都是我这些年寻访所得,与其让他们躺在我的书房之中不见天日,不如让他们发挥一本书籍真正的作用,去造福百姓。”
“至于这些书的作者,都是一些古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恐怕要让段公子你失望了。”
段斯年确实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情,能够得到这些书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聊完天,辛木游又带两人去外面逛了逛,满足了一下两人的好奇心后才送两人回去。
送完人后,辛木游又回了雾山这边。客栈升级之后,这边的居住条件变得舒适了很多,不考虑客栈之中的灵气,辛木游也愿意经常回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