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
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李海波于当日下午返回了位于闸北的家中。
李家坐落于闸北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小院。院子规模不大,仅有八间平房,乃是父亲生前辛苦积攒下的全部家业。
自李海波投身军旅后,母亲便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了租客。
李母便是依靠着微薄的租金勉强维持生计。
熟悉的院子,院子里熟悉的石榴树,堂屋里熟悉的佛龛,什么都没变呐。李海波看着从小生活的院子感慨万千。
“姆妈!我回来了!”李海波刚踏入家门,便瞧见屋内蒲团上坐着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小女孩,正津津有味地舔着自己的手指头。
两人目光交汇,李海波一脸嫌弃地道:“哎哟!谁家孩子这么脏?”
小女孩立马变脸,“姆妈!家里来了个小瘪三!”
“这死孩子!怎么说话的?”李母从里屋匆匆走了出来,“哎哟!海波!你回来了?
菩萨保佑!快进来,来给菩萨磕个头。
哎哟!咋这么瘦呢?看这脸黑的!”
李母瞧见儿子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
自全面抗战爆发这一年多来,外面兵荒马乱,尤其淞沪会战时枪炮声不绝于耳,她每日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生怕自己亲手送去当兵的儿子有个闪失。
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辗转难眠,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儿子在战场上遭遇危险的画面,然后有一天会收到儿子的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