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知道是胡晓月她们提议,集资建村医所和制药坊的事,暗地里的目的,他并没有反对。
在大户人家当了好些年的账房先生,也跟着之前的家主外出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世面。所以,脑子并不笨。
村里的制药坊能通上生产用电,虽然现在还没机器,但事事难料谁又能说得定。
只是他们土生土长的上红村人,让这十几二十岁远离家乡的孩子,为了村里的制药坊能通上电。
先垫付好几千块,他的心里因为囊中羞涩而无奈。
而在场的村长,记分员和龙树根都和李国富有同感。
毕竟,人家胡知青她们不仅出谋划策,还出药方和技术。
就在村干们因为囊中羞涩而无奈的时候,就听到有孩子在外面大声喊道:
“村长叔爷,村长叔爷,有人找!”
听到叫喊声,胡晓月她们也跟着村长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就看到田婶子家的二蛋,因为和村里人接触得,胡晓月也不知道名字的三四个孩子。
领着两个穿着体面,一个提着公文包,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向村办公室走来。
“张大民同志,你还记得我们吧?铝品厂的李华,这是我们铝品厂厂长,覃建设同志。”
还有三四米远的距离,穿着中山装稍瘦,戴着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就快步上前,热情的和村长打招呼道。
“记得,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要不是李同志,和覃同志,我们还不一定能顺利卖到铝锅呢!
你们好,两位领导远道而来,辛苦苦了,里面请,里面请!欢迎来上红村指导工作。”
虽然不知道李华和覃建设到村里有什么事,当过兵又当了七八年的村长,张大民的官面话说得很好。
“张大民同志,客套话我们就不多说了,我和覃建设同志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你们上红村的集体制药坊出产的药品。
我们铝品厂共有职工七百多人,厂里的医务所每年能够订购到的常用药品很少,所以……”
李华的话让村领导班子,包括顾铭博和胡晓月的心中一喜,订单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