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每一位患者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胡秋水都表现得沉稳自信,手法娴熟,诊断准确,用药合理。一旁的太医们不时点头,对他的表现暗自赞许。
临床实操考核结束后,已是午后时分。众人稍作休息,便迎来了最后一项考核——辩经。
辩经的场地设在太医院的一处宽敞的厅堂内。厅堂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考官们坐在桌后,神色严肃。考生们则站在厅堂两侧,等待着轮到自己。
胡秋水站在人群中,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辩经是对自己医术水平和应变能力的最大考验。
第一位考生走上前,考官抛出一个问题:“若遇一高热患者,其热势持续不退,且伴有神昏谵语,当如何辨证论治?”考生略作思考,回答道:“此乃热入心包之证,当以清心开窍为法,可选用安宫牛黄丸……”
考官接着追问:“若患者同时伴有大便不通,又当如何?”考生一时语塞,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考官摇了摇头,示意他退下。
接下来的几位考生,有的回答得条理清晰,但在考官的追问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有的则回答得模棱两可,显然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终于轮到胡秋水。考官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胡秋水,若有一患者,久咳不愈,且伴有盗汗、潮热、消瘦等症状,你认为是何病症?”
胡秋水镇定自若地回答:“此乃肺痨之证,多因正气虚弱,感染痨虫所致。治疗当以滋阴润肺为主,可选用月华丸加减。”
考官又问:“若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出现咯血症状,又当如何处理?”
胡秋水不假思索地说:“咯血乃肺痨之危症,此时当急则治标,以止血为先。可在滋阴润肺的基础上,加用白及、仙鹤草、侧柏叶等止血之品。若咯血不止,可考虑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同时,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考官点了点头,继续追问:“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脘不适,食欲不振,又该如何调整药方?”
胡秋水略作思考,说道:“肺痨患者多因久病体虚,脾胃功能亦受影响。此时当兼顾脾胃,可在药方中加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