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松向杨衡索贿一事,燕维疆自然是生气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于秦弛治家不严的气愤,对于自己一手推出来与老相打擂台,平衡朝堂的门面人物,秦松连自己儿子都管教不好,燕维疆着实是没了面子。
不过见到了秦松的惨状,燕维疆的气也就消了,也想就发道旨意,将秦松斥责一下,让其归还索贿的银两,也就了事了。只是这次秦弛却没想用苦肉计过关,他是真被这个拖自己后腿的逆子气到了,直接说要将秦松发配出燕京充军,一来让其赎罪,二来也省的在燕京给自己添乱。
燕维疆想着让秦松去军中历练一番也好,若将来这能成才,也是一件好事。但秦松现在被秦弛打了半死,本身又是个纨绔子弟,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让秦松先养好伤后,先去南边真定府的驻军处历练历练,将来若真是有所改观,再放他去边关。
秦松一事就此揭过,秦弛的一番大义灭亲,朝中倒真没人能再说些什么。现在朝中最大的问题是由谁来接任兵部尚书一职,兵部负责的马政与驿路极为重要,没了杨衡,日后的战马供应已经必然会出问题,若是再放个能力不行的裱糊匠,那恐怕会直接影响边境的防御。
最终,还是沈熙之建言,将在真定府的江麟调回,让他卸了枢密院的差事,转任兵部尚书。江麟现任行在枢密同知,是正二品,行在兵部尚书是从二品,虽然看似降了品阶,但能回到中枢独掌一部,也不算委屈他。
而且江麟久在军旅,熟悉军中事务,又曾督建山海关,戍守多年,是个有脑子有能力的智将,不是莽夫,由他接手兵部这一摊子事,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大问题,至于南边的真定府,本来也没什么要紧的,有没有人坐镇,也无甚大碍。
朝内众臣对这个人选也没有异议,杨衡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