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大人,赵尚书窒息之前,已经中了迷药。”仵作又继续补充着。
“好,本官知道了,有劳”
言兴玉暗自思衬:看来这位碧月姑娘,就是冲着这赵尚书来的,她的目的,就是杀掉赵尚书,只是从碧月的尸体上来看,她脸上惊恐的表情,身体似乎在奋力的往前爬,像是想要爬到门口,从她脸上的表情来看,她似乎并没意识到这场大火,更未想到,自己会中毒。
既然是冲着赵尚书来的,那就好办了,只要查清赵尚书这些年所办的,所经手的案子,是否有仇人即可。
没由来的,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镇南侯路家的通敌叛国案。或许这赵尚书与路家的案子有什么关系也未可知。
还得去查阅卷宗!
在来千金楼的路上,言兴玉已经仔细思考过,当年路家通敌叛国之事,需经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无误后定罪伏法,此案罪证确凿,并无异议。
无论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朝廷中都有各方势力在其中安插,因此也产生了不少冤假错案,一些罄竹难书的权贵的犯法之后,也无法顺利的让其伏法。最为典型的,就是路家一事。
当年路成仁被下狱之后,被关在大理寺监牢中。刑部官员、都察院御史,甚至就连大理寺都认为路成仁是被冤枉的,纷纷求情。即便是面对种种铁证,三司会审都迟迟不对路成仁定罪。
此事令澧成帝震怒,说一句结党营私都不为过,手握重兵的侯爷,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公开与皇帝对着干。哪怕是没有证据,澧成帝也不会让这样的存在,更何况此事还是铁证如山,澧成帝把路成仁暗中与南番往来的书信扔在当时的大理寺卿、刑部以及督察御史面前,尽管三人一纠结心有疑惑,可也不敢再多言。
路家之事过后,澧成帝便有了设三法司的想法,三法司凌驾与三司之上,主要监察百官犯罪一事,主管百官的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之事。
这一职位由皇族之人担任,初衷便是让统领之人不畏权贵,如实办差,从而肃清吏治。
后来三法司的职权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主管贪污扩大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