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桐眼神闪躲,停顿了一下, 才如实回答:“回陛下,这是娘娘收到的一首诗,解出来后,这是娘娘解出来之后的,奴婢并未看清娘娘写下了什么字,便直接放入香炉中焚烧毁。”
蓝彤鸢心急如焚:“那你可还记得你家娘娘收到的那首诗的内容?”
心桐努力的想了想,回忆着当时发现的那张纸条:“奴婢记得,那上面写着一首很奇怪的诗,远路遥望翠色浓,鸟意声声伴客踪,静心斋做思如水,好景长存画似家。”
蓝彤鸢急忙提笔将这首诗写下来,忍不住眉头一皱,鼓着腮帮子博讽刺道:这作诗之人水平也太差了,既不押韵,也不应景。
这寒冷的冬天,树木都光秃秃的,就连杂草也都变得干枯发黄,哪儿来的翠色,山中的鸟兽都冬眠了,哪儿来的鸟兽声声。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蓝彤鸢撇了撇嘴,把诗递给离琴翊琛。心桐背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感情,离琴翊琛并未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可当蓝彤鸢把这首诗写出来,递到他的眼前后,他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这……
蓝彤鸢自幼未在京城长大,并不知道京中的情形,可离琴翊琛却知道,这首诗说的,便是当年的镇南侯路府,据说镇南侯路成仁醉心于园林建造,花了大量金银来打造侯府的奇景,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奇都不夸张。
只是,当时路府遭难时,他们不过六七岁,沈卿仪与那位世子能有多深的感情?
“鸢儿,你可记得良县的那位路大夫?”离琴翊琛突然看向蓝彤鸢。
蓝彤鸢点点头,“陛下,我去找过那位路大夫,只是我晚了一步,到那儿的时候,他已经挂上打烊的牌子,说是外出采药,月后才归。”
“那位路大夫的医馆叫什么?”
蓝彤鸢仔细回忆道:“好像是叫路益斋”
离琴翊琛勾了勾唇,把这几个字从诗中一一指给蓝彤鸢:“若朕没有记错,这路益斋是镇南侯世子路润之的书房。”
“朕有些好奇,路家出事那会儿,你家主子不过六岁,与路润之能有多少接触?”离琴翊琛冷冷的看着心桐,“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你主子,不会只是为了叙旧吧?”
心桐磕磕巴巴的说道:“回……回陛下,我家主子与路家世子是自幼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