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暖暖看着学堂里挤满了近百个孩子,当机立断按年龄分成了几个小组,堂屋虽大,但孩子们还是挤得满满当当,可人一多,吵闹声便如鸭子般“嘎嘎”不停,吵得她头都疼了。
这样下去不行!夏暖暖灵机一动,在每个小组选了年纪稍大的孩子当队长,让他们帮忙管理,并承诺队长可以多得一块糕点作为奖励。
被选中的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收起调皮劲儿,一心当起了夫子的小帮手。
除此之外,夏暖暖还拿出了溶豆奖励安静守规矩的孩子,这一招果然奏效,“小鸭子们”立马安静下来,一个个伸长脖子盯着她,生怕错过一颗溶豆。
一天的教学结束后,夏暖暖挑出表现好的孩子,每人发了一块枣泥糕。
放学后,这些孩子回家竟嚷嚷着要洗澡、洗头!村民们嘴上抱怨:“这暖暖真是城里的贵人养出来的,爱干净得紧!”
但转身却把孩子洗得干干净净,还把自家院子打扫了一遍,绝不让虱子坏了孩子们的“赚糕大业”。
十一月初的一天,夏暖暖抱着薏儿,坐在田边搭起的凉棚里,看着忙碌的人们,心里满是满足,秋风轻拂,这是收获的季节啊!
对夏暖暖来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她要亲眼见证自己在大庆播下的种子,到底能结出多少果实,随着割下的水稻越来越多,她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稻田里,人们赤脚弯腰,挥舞着镰刀收割水稻,个个干劲十足,他们卖力的原因,不只是夏暖暖给的工钱高,更因为他们都是石家庄的村民。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大家心里都燃起了火热的希望,这丰收的景象,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真没想到啊,读书人一张嘴,竟能让人种出这么好的地!”有人低声感叹,在远处的凉棚下,石坤靠在一旁打盹,薏儿也睡得香甜。
夏暖暖轻轻将毛毯盖在女儿的小肚子上,午后的秋风轻拂,她盘起一只脚坐在木板上,另一只脚悠闲地晃荡着,露出一截白嫩的小腿,整个人显得格外惬意。
就在这时,洛川气喘吁吁地爬上坡,往下望去,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收割景象,而那凉棚里的美人儿,却悠然自得地晃着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