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寇在连续遭受打击后,开始调整战略部署。他们加强了对重要据点和补给线的防御,同时对周边地区的抗日力量进行更为残酷的镇压。面对日寇的新策略,大山和八路军部队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大山深入研究日寇的防御体系,与战友们商讨如何在敌人严密的防守下,继续给予他们沉重打击。他们决定进一步加强与周边抗日力量的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抗日联盟。通过联合行动,扩大抗日根据地,压缩日寇的活动空间。
在一次与其他抗日队伍的联合会议上,大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日寇兵力分散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对日寇的一处重要据点发动突袭。这个据点不仅是日寇的军事指挥中心,还储存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若能成功夺取,将极大地提升抗日力量的实力。
“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对日寇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我们可以先派出侦察小组,摸清据点的防御情况和敌人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大山在会议上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其他抗日队伍的领导人纷纷表示赞同,他们被大山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在悄然筹备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侦察小组开始了紧张的情报收集工作。他们乔装打扮,深入日寇控制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据点的情报。经过数天的努力,他们带回了详细的情报:据点四周环绕着坚固的围墙,设有多个岗楼,每隔一小时就有巡逻队进行巡逻。据点内部防御更加严密,核心区域由精锐部队把守。
根据侦察结果,大山与各抗日队伍的领导人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派出一支小分队在据点外围制造混乱,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接着,主力部队趁机突破据点的防线,与敌人展开近身战斗;最后,由大山带领一支突击队,直捣黄龙,夺取据点的核心区域,摧毁日寇的指挥系统,并缴获武器装备和物资。
行动当晚,月色朦胧。各抗日队伍按照计划,悄悄向据点靠近。小分队率先行动,他们在据点外围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干草堆,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日寇见状,急忙调集兵力前往外围查看